4月15日与4月22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王兴珍的带领下前往善施学校,开展了关于押花书签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轻夹花影入书扉,锁住四季芬芳,本次课程的小老师是来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廖翊博。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小廖老师的步伐,一同走进押花书签的绝美世界,开启一场与自然邂逅的全新阅读之旅。

课堂伊始,小廖老师以“看到花会联想到什么?”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押花的发展历史。这一提问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随后,小廖老师介绍了岭南的押花,它以植物为媒介,将人与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在世人面前。

除此之外,小廖老师还提到押花工艺在簪花习俗上的体现。所谓簪花,就是将花朵佩戴在头上,寓意吉祥与美好、辟邪与长寿。讲到这里,小廖老师抛出问题:“男生也可以簪花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展开激烈讨论。小廖老师揭晓答案:女性簪花象征自然之美,男性簪花象征君子之美,打破了同学们印象中男性不能簪花的偏见。紧接着,小廖老师播放视频,帮助同学们对押花书签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押花艺术的精髓在于对原材料的尊重与创意的无限发挥。在实践课上,小廖老师秉承这一理念,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有的将花瓣拼成可爱的小动物形状,有的组合成美丽的风景。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牙签沾上白胶,涂在花蒂处,拿起镊子将花瓣和叶子精心排列在书签纸上;接着撕开冷裱膜,对折后正面朝下轻轻按压,再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独特的押花书签便诞生了。


临近下课,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拿着作品相互交流,分享创作想法。课程结束后,小廖老师随机采访了两位同学。他们都表示,通过这次课程对非遗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古人以押花定格生活之美,将花朵的娇艳与芬芳永久留存。千年后,当非遗技艺与书签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非遗的礼物,将非遗押花书签的美丽与文化传承下去,让每一枚书签都成为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小老师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汉语言文学3班的廖翊博。这是我第一次上非遗手工课,课前也是十分紧张,生怕自己讲不好。在备课的时候穿插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和一些能引起孩子们兴趣的内容。也是顺利完成了本次的授课内容,孩子们上课的积极参与是对我教学的极大认可。
这是我来到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第二个学期。回想当初大一一开始上台展示都战战兢兢,到现在能够自然流畅地上完一堂课。感谢在这条路上一直鼓励和支持我的老师、朋友们,也感谢我遇到的所有可爱的孩子们!
文字 | 王淑婧(语言服务文字团队)
图片 | 郑雪琼(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郑雪琼(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廖诗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王兴珍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杨乃杰